本网讯(通讯员 张霞 杨瑛婕 陈昆)春风轻拂,万物复苏。3月26日,襄阳市晨光小学在这一片生机盎然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亲子采摘活动。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去年秋天种植活动的美好回顾,更是家校共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去年秋天,晨光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亲手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校的种植园里。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五个月的时间,这片幸福农场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也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露天实验室。当霜冻来袭,六年级的同学们用创新的“地膜气泡保温法”成功守护了娇嫩的幼苗。科学教师戴巍的《蔬菜成长日志》里,记录着孩子们无数个“为什么”,每一个问号都在泥土中找到了答案。
如今,春回大地,农场里一片绿意盎然,蔬菜们长得郁郁葱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亲手采摘自己种植的蔬菜。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如今已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和喜悦。
在幸福农场里,戴巍老师开起了一场趣味横生的露天讲堂。他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叶片的脉络,用放大镜探索种子破土而出的秘密,将古老的农谚化作有趣的科学实验。云娟老师则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农耕的智慧,让他们在笔记本上绘制出“蔬菜成长时间轴”,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春季是播种的新开始,在丰收的喜悦之后,孩子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新一轮的种植之旅。他们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亲手播种下一颗颗蔬菜种子,栽下一棵棵菜苗。六三班的余锦熹同学满怀期待地说:“我特别想看着种子破土而出,看着幼苗一天天长大,期待着能在毕业前能吃上自己和同学们亲手种植的菜。”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劳动也是一门课程。”晨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柳华深情地说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和成长的力量,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当晚,一场温馨的“春日家宴”在孩子们的家中上演。五年级七班的王宸阳同学系着围裙,熟练地烹饪着自己亲手采摘的蔬菜。油星在铁锅中跳跃,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一年级七班的杨元野同学在观察日记里兴奋地记录道:“原来莴笋叶可以包饺子,炒青菜时还有‘滋啦’的歌声呢!”
家长们也纷纷感慨,看着孩子亲手采摘自己种的蔬菜,心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教育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展望未来,晨光小学将继续秉承“家校共育”的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学校将用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