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洪蕾 张霞)4月22日清晨,晨光小学的操场上,悠扬的丝竹声穿透初夏的晨光,一场流淌着千年文脉的艺术盛宴徐徐展开。襄阳市艺术剧院戏曲演出团乐队以一曲《盛世华章》器乐合奏拉开帷幕,二胡与琵琶的对话,锣鼓与笛箫的和鸣,将孩子们带入了一条流淌着华夏血脉的艺术长河。

当国家一级演员张玉慧和二级演员魏新格手拿快板登台,整个操场顿时安静下来。襄河道坠子《祖孙仨》用乡音俚语讲述着寻常百姓家的温情故事,老艺术家们眼波流转间,三代人的悲喜在坠子清脆的节奏中次第绽放。小观众们屏息凝神,直到最后一声余音散尽,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五名青春靓丽的演员手持三尺水袖款款而来,李金桐等人将《洛神赋》的仙姿玉色化作漫天飞雪。水袖时而如云卷云舒,时而似惊鸿掠影,二年级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比划:"原来戏曲里藏着会说话的云彩啊!"
当《满江红》的鼓点骤然响起,五位武生腾挪跃动如蛟龙出海。胡桢祎领衔的武戏身段展示中,岳家军的精忠报国之志在腾空飞脚、鹞子翻身的动作里具象化,六年级男生们不约而同挺直腰板,仿佛看见民族气节在舞台上铮铮作响。
最令人动容的当属王裕瑾演绎的《霸王别姬》。虞姬的剑舞刚柔并济,乌骓马的长嘶犹在耳畔。当"汉兵已略地"的唱腔响起,前排几个女生的眼眶已然湿润。而豫剧《五世请缨》中,魏新格等演员用铿锵唱腔演绎的满门忠烈,又让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喝彩。
"原来戏曲不是老古董,是活着的中国故事。"五年级学生肖念怡在观后感中写道。这场持续一小时的展演,既有刘东阳、张孟雨在《红灯记》《对绣鞋》中的精湛对唱,也有江舟在《上春山》中展现的青春舞姿,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起阵阵欢腾的浪花。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柳华表示:"当看到孩子们追着演员学甩水袖,围着乐队老师问乐器名字,我们就知道,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悄然生根。"据悉,本次展演特别安排了学生与演员互动环节,晁全红等乐队老师现场展示月琴、板鼓等传统乐器,让孩子们触摸到了流淌千年的文化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