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杰 任益丹)2025年以来,襄阳新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工会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铸管股份重要会议要求,围绕“十字”方针和“1173”工作主线,秉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五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与“合理化建议”为重要抓手,广泛动员职工参与“大众创新”,推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深挖潜,巧用智慧解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工会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职工们聚焦生产实际,在提质、增效、降本等方面不断发力,涌现出一系列亮眼的创新成果。
在提质方面,聚焦产品外观质量痛点。铸造车间工会小组牵头,组织清砂机班组职工开展技术攻关。职工们通过创新制作专用工装,让淘汰的老款加工中心重新发挥作用,能够精准铣削毛刺和冒口残余,不仅保证了产品外观质量毛刺、冒口清理的一致性,还统一了毛坯色差,有效提升了产品外观品质。
在增效环节,工会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职工分享经验、共同创新。加工中心程序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多款产品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一款产品通过更换刀具和优化加工工艺,单件加工时间缩短27%;一款齿轮室参考成熟产品加工工艺,修改重建三道工序程序,一工序单件加工时间缩短30.4%,二、三工序效率提升25%。此外,职工们还创新复合工装设计,将两款飞轮壳切换时间由5-6小时压缩至2小时。一线工人同样不甘示弱,针对某款水管总成结构特殊,安装侧边螺堵时易造成产品磕碰和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在工会“五小创新”活动的激励下,就地取材创新支撑工装。通过研究产品形状和安装螺堵位置,运用木块组合搭建自适应凹槽固定产品,使该工序产品磕碰率归零,安装效率显著提升。
降本工作中,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修旧利废”“循环创效”等专项活动。加工中心程序员上演“刀具复活记”,针对传感器孔的复合精镗刀因设备故障损坏的问题,在保证镗孔尺寸的同时,自主修复复合精镗刀,创造性采用标准件改制替代定制刀具配件,实现修旧利废降本增效,节省刀具配件成本3000余元。项目小组在工会的支持下,打破行业常规,改变原来铝屑压成铝饼后与铝锭供应商置换(置换率约为80%)的方式,创新构建铝屑“清洗-烘干-熔化-浇铸”的铝屑循环使用体系,铝屑利用率提升到约85%-88%,较铝饼置换节省成本5%-8%。一季度熔化合格铝水约61.7吨,与铝屑压铝饼置换铝锭相比,降本约9.3万元。
为了让职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公司工会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五小”成果和合理化建议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定期组织创新成果分享会、技能培训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点滴创新汇聚成海,智慧火花照亮征程。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公司广大职工在工会引领下攻坚克难、敢想敢干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实干诠释“军钢精神”,用创新演绎“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随着更多“金点子”落地生根,襄阳新兴正在以创新之力书写着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者:张杰 任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