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新闻
  • 樊城要闻
  • 视频展播
  • 城市治理
  • 镇办动态
  • 樊城党建
  • 樊城简介
  • 领导班子
  • 更多
    • 公示公告
    • 樊城楷模
    • 媒体看樊城
    • 投资樊城
    • 国际·国内
    • 民生保障
    • 樊城教育
    • 文化旅游
    • 视觉樊城
    • “两资三能”工程

樊城新闻网> 媒体看樊城

【湖北日报】喜迎二十大 书记谈变化 | 明晶巷社区:“薄弱社区”变成幸福港湾

2022-07-26 10:09 来源:樊城新闻网 湖北日报 0

“花留在家里,只能自己看。如果搬到外面,既能美化小区,还能让邻居一起观赏。”自从小区有了“共享花园”后,605地质队家属院居民张明刚就把自家绿植“贡献”出来。每天早上到“共享花园”转一转,也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卫生死角变成居民打卡地,在樊城区清河口街道明晶巷社区不止一处,这些创意都是社区书记张育和居民唠嗑唠出来的。

环境变好了,烦心事没了,居民心齐了,曾经的“薄弱社区”变成了幸福港湾。张育说,坐在办公室里等,不如走到群众身边去,只有“唠”出新思路,才能“改”出高颜值。

书记唠嗑提升居民信任感

去年5月19日,初到明晶巷社区担任党委书记的张育,有些忐忑不安。

明晶巷社区共有3320户、8300余人,22个小区中仅有7个商住小区,其余全是破产改制企业家属院,最小的小区仅30户居民。社区负担重,基础设施差,物业管理弱,而且无集体资产、无共建单位、无拓展空间,是清河口街道出了名的“薄弱社区”。

小区基础设施差,问题自然就多,而且许多问题超出了社区管理范围。久而久之,问题得不到解决,居民便认为居委会不作为。张育刚到社区走访时,有居民吐槽道:“没啥好说的,说了你们也管不了,天天不干正事。”

“能不能解决是社区能力范畴问题,去不去管是社区工作态度问题。”张育认为,改变社区现状,首先要转变居民态度,让社区获得居民认可。于是,她每天早上7点就到社区,没事就在各个小区里转,和居民拉家常,晚上再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碰头解决白天收集的问题。

玉丰花园居民反映没有健身器材,社区帮忙找文体部门申请;城中雅苑小区老年人没有活动场地,社区协调兴建老年人活动室……

“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想办法也解决不了的,就给居民做好解释。”张育说,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居民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有啥话也愿意向社区反映了。最多的一次,一上午有8位居民向她反映问题。

如今,居民对待张育的态度,从之前的视而不见,变成了只要看到她在办公室加班,就会送来热气腾腾的面条、饺子,提醒她注意身体。

犄角旮旯成了居民打卡地

居民的信任只是社区治理的基础,要让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还需提升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以前,因缺乏场地,社区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于是,社区协调部分小区,把停车位临时腾出来,开展文艺汇演、雷锋集市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年5月至今,社区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许多居民成了社区活动的铁杆粉丝。

红光紫都小区物业管理涣散,物业费收不起来,每月17日左右,电梯、增压泵等公共用电设备就会停摆,居民苦不堪言。社区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组织召开十余场协调会,帮助分析居民自治和引进新物业的各种利弊,还组织业主到其他物业公司考察。今年4月15日,该小区由华韵物业接管,并加入清河口街道“大物业”管理模式。

605地质队家属院有两块约50平方米的小角落,因缺乏管理成了卫生死角。在社区牵头组织下,小区建立了“共享花园”,居民把自家的花草放在同一片区域,共同栽培,共同欣赏。如今,“共享花园”成了小区居民的打卡地。

该小区还推出共享空间,大家可以把家里不常用又舍不得扔的东西,如小孩的玩具、暂无用处的轮椅、闲置家具等放在共享空间,供其他居民使用,既方便了大家,又解决了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

共建共享激发居民积极性

“张书记,啥时候到我们小区来唠嗑啊?”“不急,马上就轮到你们小区了。”在明晶巷社区各小区微信群里,张育经常接到居民的邀请。

今年4月底,明晶巷社区推出“书记唠嗑会”,一周开展一次,轮流走进每个小区。唠嗑会上,居民不仅可以畅所欲言提意见,还可以参与小区解决问题方案的表决。自己的小区自己做主,居民积极性高涨,唠嗑会也从开始的吐槽会变成了茶话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组建了11支志愿服务队,并在城中雅苑小区开展“1245”工作模式试点。即,以社区党委为中心,依托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公司,围绕帮扶、医疗等4支志愿服务队,打造小区“五心”服务模式。这对张育而言,只是社区蝶变的开端。

张育介绍,根据反馈,“共享花园”和“1245”工作模式已经获得了试点小区居民的认可,社区计划将这两种模式因地制宜在其他小区拓展,让更多居民享受优质的社区服务,让每一个小区都有自己的网红打卡点,增强居民的自豪感、幸福感。

从长远角度来看,社区各项硬件、服务配套的提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仅靠“输血”无法满足,必须激活社区“造血”功能。张育认为,集体经济发展是未来社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她计划围绕幼儿及未成年人教育开办一家社会性企业,一方面缓解家长的压力,另一方面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企业的经济收入用于改善社区服务、环境,用经济带动服务,让居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祝兆林 实习生 雷静怡 通讯员 易晓琴)

(作者:易晓琴)

点赞 0 发长微博

图片新闻

现代化社区商业中心来了!就在樊城这里……

亮相迪拜!樊城这家企业在海外受青睐

出实招!正负激励赋能“两资三能”工程强势

重要文章

  • 襄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2022年第4号)

  • 加快建成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中国县域经济报》头

  • 樊城:基层社会治理亮点纷呈

  • 王太晖参加樊城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信心克

  • 樊城区联合竹溪县开展电商产业人才培训

  • 【我为群众办实事】樊城区税务局:税收政策进企业

樊城要闻

  • 拧紧保密“责任弦” 筑牢安全“防火墙”

  •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 宣讲活动走进樊城区太平店镇

  • 大升级!樊城排水管网铺设进行时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荆楚网 汉江网 襄阳政府网 樊城政府网

主管:中共樊城区委、樊城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共樊城区委宣传部 承办:樊城区融媒体中心

邮箱:fcqrmtzx@163.com 电话:0710-3269767 地址:樊城区春园西路15号

鄂ICP备2021013337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