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
听说樊城码头又有新变化?
赶紧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近日,樊城迎旭门码头眼下新出现的一组码头工人铜像,既吸睛也让市民好奇,樊城码头有二十多座,为啥唯独这个码头要立雕塑?

樊城江滩公园二期项目部陈立说:“迎旭门码头是汉江襄阳段最东头的码头,位置重要,所以才在这里竖一个大型雕塑。”
两米多高的雕塑表现的是清代码头工人在迎旭门码头上货下货的场景。迎旭门地处老樊城最东边,因为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而得名,迎旭门码头则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平乐介绍,迎旭门刚好是樊城护城河和汉江交汇的节点上,再加上迎旭门外在清代的时候有屯兵的兵营,所以说迎旭门也是一个军事据点。

本市文物部门前些年曾收到一张清代的铜版画,是国外一名画家在襄阳画的,刊登在1875年英国的《环球旅行》杂志,描绘的正是十九世纪樊城迎旭门及对岸襄城景观。

从版画可看出,迎旭门码头不仅有亭台楼阁,还和防洪工程的矶头连为一体。汉江樊城段仅有火星观和迎旭门两个矶头,直到今天仍保存完整。而今这组高大的《码头工人》铜像,也讲述着迎旭门码头的前世。张平乐表示,因为迎旭门和迎旭门码头,承载着我们樊城的建城史、商业史和航运史,用一个雕塑加以纪念,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