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扬实干精神,以奋进之力答好“发展卷”
(一)为2个文化广场、3个群众文艺社团争取到“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奖代补资金35万元。


(二)为11个社区争取275万元市级民生实事文体广场项目;为24个村(社区)争取到28.8万元的乒乓球台、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器材,为13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充更新文化设施,在沿江大道上新建一处智能步道,现已全部到位并免费对外开放。




(三)我局推荐太平店镇田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郭学东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田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被列为资助项目。

(四)关圣古镇被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

(五)樊城区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三级馆。

(六)我局推荐建设汉江创意园获得“2023年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荣誉称号。

(七)指导金牛村、田山村被襄阳市文旅局评为襄阳市A级景区式村庄。

(八)我局指导蓝天生态园、陈李湾窑山农庄等2家单位被襄阳市文旅局评为襄阳市星级农家乐,半院、黄牛庄、爱饭、绿桂圆礼宴、一丁甜酒等5家单位被襄阳市文旅局评为襄阳市星级旅游特色餐厅。

(九)我区襄阳传统漆器博物馆、襄阳鹿角门藏馆、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等三处藏馆被襄阳市文旅局评为2023年襄阳市民间文化收藏馆,分别获得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5万元、1万元、1万元。

(十)我区襄样漆艺展示馆和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被评定为第二批襄阳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十一)我局申报的“牵钩”“李氏焗瓷”“汤氏胎毛笔(画)制作技艺”“传统豆腐制作技艺”“一丁甜酒制作技艺”“襄阳特型黄酒(酒曲)制作技艺”“杜氏平衡因果疗法”“李氏千捶膏制作技艺”等八项非遗项目入选襄阳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数量全市第一。

(十二)指导辖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培养的樊城籍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获得2金1银,在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期间获得4金6银6铜,在2023年湖北省青少年短倒速滑竞标赛、2022-2023赛季“滑启100”湖北站、武汉传统武术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得30金6银6铜的好成绩。

二、大力解放思想,以开拓之举答好“创新卷”
(一)“襄阳李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2023年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文创特产类创新案例;“襄阳传统漆器博物馆”入选2023年全省公共文化空间类创新案例。


(二)创新农文旅结合方式,打造“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樊城品牌。3月18日,在普陀堰驿站举办的“钟情湖北·四季村晚”樊城区2023年“油菜花儿开·樊城等你来”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成功入选第一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播名单。12月2日,在牛首镇花园村襄西月季苑举办“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2023年“金秋采摘季·樊城等着你”区域协作文旅走亲活动,入选第四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名单。


(三)推进新型文化空间建设。一是打造一家博物馆。促成市级非遗项目“李氏漆器髹饰技艺”入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江西会馆”,打造我市首家漆器博物馆。二是建设一处城市书房。在建设汉江创意园,采取“政企合作、三方共建”的形式,建成我市第一家以艺术为主题的城市书房。


(四)在2023年“襄遇有礼”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暨“襄阳礼物”评选活动中,我局选送的“熏炉·研山铭”获得“‘襄阳礼物’评选”一等奖,奖金1万元;“古钱币盲盒、挂饰”获得“襄阳市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评选”三等奖,奖金3千元。


三、坚守为民情怀,以公仆之行答好“民生卷”
(一)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莉散文集《清醒生活》正式出版发行;本土相声创作者王许明相声作品《卒中 卒中》《我要戒烟》入围2023年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决赛;我区画家黄大军作品《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获海峡两岸抗战书画大赛绘画类三等奖、《自娱自乐》参与湖北省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申报;我局指导推荐的节目《美丽樊城游》《祖国不会忘记》在襄阳市第六届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二)举办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作用,吸引戏曲、综艺、歌舞、器乐类专业人才参与,以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10场文化惠民活动。同时,以区图书馆为主要阵地,创新利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开展8场公益性市民大讲堂活动。




(三)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组织开展网球、羽毛球、篮球等“百千万”系列线上、线下体育赛事11场次,参加群众达8000人次。首次举办“一心向党 建功襄阳”——联投杯绿色健康跑活动,800余名跑步爱好者报名参加。创新举办“美丽乡约·活力樊城”首届群众趣味体育运动会,设6个分会场12项比赛活动,近500名群众积极参与。

(四)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确保全区文旅市场安全稳定、繁荣发展。做好全区49家旅行社、25家网吧,45家KTV,6家电子游艺场所、18家剧本类娱乐场所、3家星级酒店、8家高危体育场所、345家校外非学科艺体类培训机构以及2家3A级旅游景区的日常监管、安全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等工作,累计组建检查小组128个,出动检查人员768人次,检查文化、旅游、体育经营性场所1029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