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冠男 通讯员 张治 宋昊坤)阳春三月,在太平店镇王堤村的文化大舞台上,“魅力樊城”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歌舞、快板、戏曲……居民们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中感受到了文艺演出带来的乐趣。
这是樊城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服务活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一年来,樊城区共开展“魅力樊城”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00场,其中综艺类、歌舞类、器乐类、戏曲类等4个种类各25场,遍及全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旨在通过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高水平的文艺精品,使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每次演出结束后,我们都会向现场的观众发放节目测评表,根据大家的兴趣,不断调整我们的节目内容。”樊城区文化馆馆长马鹏飞介绍,随着文化惠民演出不断开展,群众的审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老年朋友们越来越喜欢看时尚的青春歌舞节目,年轻人对戏曲类、器乐类传统节目的兴趣也渐渐浓厚。”
通过创文、征兵、法治等不同主题的演出活动,樊城区联合各民间艺术团体,持续为全区各地居民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同时,利用区图书馆这一文化阵地,开展十余场“市民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文化、教育、健康等领域专家学者,面向社区居民最关心、感兴趣的内容举办讲座培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

“作为两名孩子的妈妈,如何跟渐渐长大的孩子‘做朋友’、将心比心去沟通是最困扰我的问题。”家住王寨街道的吴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她关心的头等大事,“听说市民大讲堂邀请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亲子交流活动,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没想到通过这种与孩子共同阅读、课堂互动的方式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希望能多参加这类讲座活动!”
在市民大讲堂开展的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保护培训班中,来自全区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基层工作者集中接受培训。
“我们要利用好樊城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这一优势,充分利用基层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我们的活动惠民更亲民,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活动,真正做到‘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主人翁’。”樊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华玲说。
(作者:李冠男 通讯员 张治 宋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