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思雨)“张大妈,最近家里人有去过疫情风险地区吗?”“李师傅,要注意防蚊灭蚊啊!”近日,在鹿角门社区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小巷管家”。他们走家串户,既做疫情排查,又宣传防护知识,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需要,鹿角门社区积极推进“小巷管家”治理模式。这些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管家”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深入街巷楼栋,开展入户排查登记旅居史工作,耐心向居民讲解防蚊灭蚊知识,提醒做好个人防护,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
同时,“小巷管家”们全天候清查积水,源头遏制蚊虫孳生,重点针对居民院落、阳台屋顶、背街小巷等区域,系统清理各类积水容器。尤其在雨后立即行动,清除盆景、花盆托盘、闲置容器、废旧轮胎、空调接水盘等部位的积水,并严格执行“倒扣容器”规范,杜绝二次积水。对不能清除的市政下水道、地下室集水井、景观水体等,统一投施消杀,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我们这些老住户最了解社区情况,由我们来开展工作,居民们都特别配合。”周云乐作为首批“小巷管家”,对这份新“工作”充满热情。
为了让“小巷管家”更好地发挥作用,社区专门利用“红色驿站”打造了多功能工作站。这里既是政策宣传的前沿阵地,也是邻里调解的温馨客厅,更是日常议事的民主平台。
如今,首批上岗的“小巷管家”已经成为社区的多面手:疫情防控时他们是“排查员”,政策宣传时他们是“讲解员”,邻里纠纷时他们又变身“调解员”,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小巷管家”工作机制,为鹿角门社区的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