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胡文婷)“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难题解决了,不用来回奔波,太感谢社区网格员了!”近日,在大庆西路社区调解室内,拿到1280元退费的陈女士紧紧握住网格员的手说道。这起持续近一个月的舞蹈培训退费纠纷,经社区调解介入后圆满化解。
据了解,陈女士今年9月被水灵子舞蹈培训机构的“2.5折体验课”吸引,在销售人员引导下直接转账办理了1680元的年卡,当时双方签订了合同。10月,陈女士因膝盖受伤需长期休养,无法继续上课,遂提出退费申请,却被机构以“合同载明概不退费”为由拒绝。多次协商中,机构甚至提出若转卡需收取10%手续费,按原价扣除已上课课时费,这意味着陈女士不仅退不了多少费用,反而可能面临额外支出,双方争执不下。
无奈之下,陈女士于9月底向社区求助。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收集双方身份证明、缴费凭证、微信沟通记录等核心材料,并分别约谈当事人核实情况。调解初期,机构负责人坚持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退费,强调合同中已明确告知相关规定。
针对这一情况,网格员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向机构负责人明确指出:“‘概不退款’等格式条款属于排除消费者权利的霸王条款,应属无效。”网格员进一步说明,陈女士因伤病中断课程属合理事由,并非主观违约,机构以预收款方式提供服务却拒绝退费,已涉嫌违反法律规定。
同时,网格员也向陈女士解释,考虑到机构已提供部分服务,可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协商退款金额,避免过度主张权益导致调解陷入僵局。经过两轮“背靠背”沟通与一次面对面调解,机构最终同意扣除已上12节课的合理费用及5%违约金,向陈女士退还1280元,并当场签订书面调解协议,约定3个工作日内完成转账。
“这类预付式消费纠纷在舞蹈、健身等行业较为常见,消费者常因证据不足或不熟悉法律陷入维权困境。”社区调解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消费维权进社区”活动,重点解读预付式消费新规,同时提醒居民留存合同、缴费凭证等完整证据链,从源头降低纠纷风险。
此次调解不仅为陈女士挽回了损失,更彰显了社区在化解民生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用法治框架与情理温度守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