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年来,樊城公安分局定中门派出所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改革,着力落实“肯干事体现担当、会干事体现能力、干成事体现落实”的要求,在水星台探索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枫桥式”警务室,以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把警务室打造为“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充分激活以“红色引领、联动共治、法治保障、文化润城”为内涵的“古韵新风水星台”特色品牌,切实提高辖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小哨子”吹响“大警务”。充分发挥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党务、政务、事务决策管理,针对社区治理、辖区治安等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创新警民联合值班备勤制度,实施“就地接警、无警访民”机制,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充分发挥社区民警“10号球员”作用,固化“一警发起、全域反应、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街道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推动社区各类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发挥警种支援所队工作模式的最大效力,切实提升社区警务工作质效。
“小板凳”筑起“大舞台”。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流动‘小板凳’+多方‘群音汇’”之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合力共筑红色引领自治的大舞台。从接处警入手,每日跟踪认领水星台社区矛盾纠纷类警情,详细了解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情况,坚决预防因矛盾纠纷未化解引发的案事件。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双向推送”和“双线包保”责任机制,以社区居民采用“小板凳”会议点单,社区警务室在线接单的方式,打造群众身边的“调解室”。着力挖掘培养基层调解员,组织社区干部、驻区律师、小区党支部、自管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老党员成立“红色水星服务队”,提前介入矛盾纠纷,实现矛盾化解一体化服务。
“小社区”实现“大服务”。依托全市第一家“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点”,打造少数民族服务平台,用真情服务赢得信任。设置便民岗,制作社区民辅警去向牌,“点对点”、“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做到“群众需要我在岗”。社区民警利用巡逻之余,在社区警务室为居民们提供义务理发,为老人提供了方便,拉近了警民关系,促进了警民和谐。
“小故事”讲述“大情怀”。丰富水星台警务室的创枫氛围,深入挖掘社区警务工作典型事迹,创新打造警务室枫桥文化墙,展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情怀。深入推进反诈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织密社区反诈防线。定期组织召开“社区干部碰头会”“警民恳谈会”,通报治安形势、收集社情民意、加强工作联动,警民互动进一步加强,各项治安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夯实,真正将社区警务室建设成为社区治安防范的哨所、服务社区群众的窗口、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的阵地,警务室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