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嫣然 陈文君)“奶奶,您看这领口搓干净了吗?”10月27日的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养老院里,六年级女生林晓雅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她的小手攥着肥皂,正学着李奶奶的样子揉搓衬衫。阳光落在洗衣盆里,映出一老一少交叠的身影 —— 这不是一场程式化的慰问,而是太平店实验小学学生们用行动书写的“成长日记”。

不远处,82 岁的王爷爷则向五年级男生张昊展示了年轻时修水库的老照片,讲述当年“一天扛几十块石头”的经历,让原本抱怨洗衣累的张昊红了脸。在现场,他拿起肥皂用力搓洗,后来还主动帮王爷爷叠被子,悄悄记下老人袜子破了的事,说下次要带新的来。
庭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时,林晓雅给李奶奶唱了首《听我说谢谢你》,老人跟着节奏拍手;张昊跳了段街舞,王爷爷笑得直抹眼泪:“这小伙子真有活力!” 但更动人的,是孩子们藏在细节里的改变 —— 有人蹲在地上帮老人系鞋带,还有人认真记下老人说的“过去的事”,说要讲给班里的同学听。
“这是一堂行走的德育课。” 学校德育主任表示,活动旨在让“孝亲敬老”从课本概念变为实践认知,后续将建立“敬老实践长效机制”,把志愿服务纳入常态化德育体系。养老院院长感慨:“孩子们的陪伴比礼物更珍贵,这种跨代互动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离开时,林晓雅攥着李奶奶送的水果糖说:“终于懂了‘敬老’就是帮长辈做事、听他们说话。” 张昊则计划回家帮妈妈做家务,这场重阳实践让红领巾映照下的成长格外真切。
(作者:王嫣然 陈文君)